同样在国内,我国会加快进口替代,第二批第三批的带量采购会加快加大力度,这也是国家战略!很多不明白4+7带量采购配合一致性评价的战略目的之一就是:无论谁胜出,受伤的都是原研药。所以整体来说国内仿制药的市场出货量会比之前成倍增长,但是竞争会更加激烈,也会大幅降价,而出货金额可能只有小幅增长,再加上制剂出口不畅和原料药出口受限,很可能会带来国内仿制药企业不惜一切的抢夺市场,因此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,对所有的仿制药企业都是利空,不管是目前已经中标的几家企业,如京新药业,正大天晴,扬子江,嘉林制药还是信立泰等,还是大批没有中标的企业!目前看只有光脚的华海药业暂时受益,但是又受限贸易战后原料药出口壁垒和成本增高,整体还是偏负面。仿制药企业的竞争格局不容乐观,很多分析师只考虑了静态的情况,也就是目前的格局,但因为今年中标不代表明年中标,囚徒困境之后,可能明年将被迫报更低的价格,中还是不中都很惨烈!
因此对于国内药企整体而言,仿制药在国内受到激烈竞争,出口美国受到贸易战影响,可以说大批中小企业内忧外患、进退维艰。只有在两三年后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定了的时候,才利好龙头药企!就像滴滴快的打仗的时候,没有胜利者,因此要么一段时间内似乎可以回避医药股,或者选择自己认为能够胜出的药企下注。
对于国内所有的原研药企来说,代表必须进行销售品种转型,像原来近百亿销售的辉瑞立普妥,五六十亿的拜耳拜糖平,六七十亿的赛诺菲氯吡格雷,以及GSK,AZ等大批企业的重磅品种均会规模下降,对很多企业来说,由于惯性的原因,很可能今年就是其销售最高点,从明年开始将开始走下坡路,所以其营销与市场预算将会大幅减少,这对一大批依赖外企的第三方服务公司,广告公司是个巨大坏消息,而且市场开始下滑的时候,为了拿单可能还会大幅降价抢市场,造成销售与毛利双降的“戴维斯双杀”!
迈兰制药和Sandoz等这些仿制药巨头如果直接本地化生产或者合资有可能分一杯羹,目前看受制于中美贸易战升级,他们应该不会做出如此激进的决策,浅尝则止的可能性不小。